打破設備之間的“牆”,榮耀智慧屏能盤活電視市場嗎?
作者:黃大城 来源:洪愛莉 浏览: 【大中小】 发布时间:2025-11-02 01:59:14 评论数:
8月10日下午,廣東東莞籃球體育中心,首款搭載鴻蒙OS的大屏設備榮耀智慧屏正式發布。此前無數的猜測和幻想化作現實,在榮耀總裁趙明掀開產品黑色遮布的那一刻。如此前所料,榮耀智慧屏是一台電視,但它又不僅僅隻是一台電視。

為什麽這麽說?因為在榮耀看來,智慧屏所滿足的不再是簡單的“看”的需求。用官方的說法,智慧屏將成為未來家居場景中的智慧交互中心、跨屏體驗中心、IoT控製中心以及影音娛樂中心。從整場發布會來看,榮耀智慧屏一直試圖模糊電視與手機的邊界,但顯然二者不是替代關係,而是要在家庭場景下共存。
據介紹,華為鴻蒙操作係統的分布式架構賦予了榮耀智慧屏跨設備無縫連接、多終端協同工作、高性能低時延的特性。比如,榮耀智慧屏和手機之間可以進行通話無縫切換,智慧屏可通過手機遠程控製,甚至還可以利用智慧屏控製家中所有的智能家居設備等等。智慧屏的“智慧”很大程度上都體現大屏的創新交互方式上。
毫不客氣地說,近幾年彩電行業的創新再一次趨於雷同,最終結果當然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價格戰。筆者曾在早期的一篇文章中發表過對華為榮耀造電視的看法——電視行業是時候來條大點的“鯰魚”了。現在,鯰魚來了。
但榮耀智慧屏能盤活現在的電視市場嗎?
AI攝像頭,賦予電視以情感
其實不難發現,榮耀智慧屏的諸多功能都是通過內置的AI攝像頭協助完成的。榮耀專門為這顆升降式攝像頭配備了NPU芯片,能夠高效處理視頻、圖像類的海量多媒體數據,可實現與大、小屏高清視頻通話,它還將具備人臉識別、人像跟蹤、姿勢檢測等AI能力,為榮耀智慧屏擴張多種智慧溝通場景。

當傳統電視的使用場景還停留在被動的觀影上,榮耀已經為電視裝上了“眼睛”。雖然這算不上是一個新鮮概念,但榮耀一定是第一批將其付諸現實的廠家。發布會上,榮耀趙明現場演示了遠程視頻通話的功能,並且將無人機虛擬成手機外置攝像頭,讓身處發布會現場的我們也能通過榮耀智慧屏看到千裏之外的旖旎風光。
“今天,孩子在外麵求學工作、探索世界的腳步是不會停止的,父母留在了家鄉,但是我們可以成為父母的眼睛和耳朵,帶著他們、陪著他們去探索我們經曆過的世界”,趙明說。
一直以來,電視都是家庭娛樂中心,“電視+攝像頭”賦予這台機器以情感,搖身一變為家庭情感中心,這或許會給不少彩電企業帶來新的靈感。
多屏切換,賦予技術以尊重
同樣是以情感為出發點,遠程控屏功能能夠通過手機遠程控製家中的電視。家中有老人、小孩,找不到想看的節目,這時候就可以通過遠程控屏功能來實現節目的切換。一般條件下,要實現這種功能可能需要通過一係列技術手段,但從現場發布會的演示來看,榮耀智慧屏隻需要借助手機內置的APP即可完成。學習成本的降低,用戶的接受度才會更高,打造智慧家庭中心設備才不會淪為一句口號。

本地投屏也可算作是智慧屏的一大特色,通過NFC貼紙,輕輕一碰就能把手機上的內容投屏到電視上,無需下載任何APP或進行任何多餘操作。得益於自研的鴻鵠818智慧芯片和海思Hi1103 WI-FI芯片,榮耀智慧屏將投屏時延降低至50-100毫秒,幾乎可以說是與手機同步顯示。
手機控屏、投屏一直以來都是電視用戶的剛需,市麵上的電視產品、視頻軟件大多也會自帶投屏功能,但體驗實在差強人意。在筆者看來,越是簡單的功能,越能彰顯對技術的尊重。多設備、多屏的無縫切換,保護用戶體驗的完整性,是榮耀智慧屏對未來萬物互聯場景下家庭終端的思考和探索,我們不應該、也不能忽視電視廠商對現有技術的升級和完善,哪怕隻有一點點。
打破邊界 賦予生態以價值
與大多數廠商一樣,榮耀進軍電視領域不單單是為了賣電視,構建全場景智慧生活才是最終目的,有媒體朋友將其形容為“榮耀智慧屏的陽謀”,是最為貼切不過了。在“1+8+N”的全場景智慧化生態戰略下,榮耀智慧屏集智能家居顯示、控製於一身,在榮耀的生態中,用戶可通過智慧屏控製全屋的智能設備。

從現有的案例來看,完整的生態構建有兩種,一種是蘋果式的封閉生態,一種是穀歌式的開放生態,前者在手機、電腦領域中收獲頗豐,卻折戟在智能家居領域,後者雖然是多數選項,但企業各自為政,“信息孤島”嚴重。華為餘承東在介紹鴻蒙OS時就表示,“未來的操作係統應該打破設備之間的牆,實現生態共享,跨終端實現”。
搭載鴻蒙OS的榮耀智慧屏已經開始著手做了,其他試圖建立智能家居生態的電視企業還會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嗎?我們樂於看到的結果是,未來用戶可以隨心地選擇,而不再因為生態不同,放棄自己喜歡的智能家庭產品。

為什麽這麽說?因為在榮耀看來,智慧屏所滿足的不再是簡單的“看”的需求。用官方的說法,智慧屏將成為未來家居場景中的智慧交互中心、跨屏體驗中心、IoT控製中心以及影音娛樂中心。從整場發布會來看,榮耀智慧屏一直試圖模糊電視與手機的邊界,但顯然二者不是替代關係,而是要在家庭場景下共存。
據介紹,華為鴻蒙操作係統的分布式架構賦予了榮耀智慧屏跨設備無縫連接、多終端協同工作、高性能低時延的特性。比如,榮耀智慧屏和手機之間可以進行通話無縫切換,智慧屏可通過手機遠程控製,甚至還可以利用智慧屏控製家中所有的智能家居設備等等。智慧屏的“智慧”很大程度上都體現大屏的創新交互方式上。
毫不客氣地說,近幾年彩電行業的創新再一次趨於雷同,最終結果當然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價格戰。筆者曾在早期的一篇文章中發表過對華為榮耀造電視的看法——電視行業是時候來條大點的“鯰魚”了。現在,鯰魚來了。
但榮耀智慧屏能盤活現在的電視市場嗎?
AI攝像頭,賦予電視以情感
其實不難發現,榮耀智慧屏的諸多功能都是通過內置的AI攝像頭協助完成的。榮耀專門為這顆升降式攝像頭配備了NPU芯片,能夠高效處理視頻、圖像類的海量多媒體數據,可實現與大、小屏高清視頻通話,它還將具備人臉識別、人像跟蹤、姿勢檢測等AI能力,為榮耀智慧屏擴張多種智慧溝通場景。

當傳統電視的使用場景還停留在被動的觀影上,榮耀已經為電視裝上了“眼睛”。雖然這算不上是一個新鮮概念,但榮耀一定是第一批將其付諸現實的廠家。發布會上,榮耀趙明現場演示了遠程視頻通話的功能,並且將無人機虛擬成手機外置攝像頭,讓身處發布會現場的我們也能通過榮耀智慧屏看到千裏之外的旖旎風光。
“今天,孩子在外麵求學工作、探索世界的腳步是不會停止的,父母留在了家鄉,但是我們可以成為父母的眼睛和耳朵,帶著他們、陪著他們去探索我們經曆過的世界”,趙明說。
一直以來,電視都是家庭娛樂中心,“電視+攝像頭”賦予這台機器以情感,搖身一變為家庭情感中心,這或許會給不少彩電企業帶來新的靈感。
多屏切換,賦予技術以尊重
同樣是以情感為出發點,遠程控屏功能能夠通過手機遠程控製家中的電視。家中有老人、小孩,找不到想看的節目,這時候就可以通過遠程控屏功能來實現節目的切換。一般條件下,要實現這種功能可能需要通過一係列技術手段,但從現場發布會的演示來看,榮耀智慧屏隻需要借助手機內置的APP即可完成。學習成本的降低,用戶的接受度才會更高,打造智慧家庭中心設備才不會淪為一句口號。

本地投屏也可算作是智慧屏的一大特色,通過NFC貼紙,輕輕一碰就能把手機上的內容投屏到電視上,無需下載任何APP或進行任何多餘操作。得益於自研的鴻鵠818智慧芯片和海思Hi1103 WI-FI芯片,榮耀智慧屏將投屏時延降低至50-100毫秒,幾乎可以說是與手機同步顯示。
手機控屏、投屏一直以來都是電視用戶的剛需,市麵上的電視產品、視頻軟件大多也會自帶投屏功能,但體驗實在差強人意。在筆者看來,越是簡單的功能,越能彰顯對技術的尊重。多設備、多屏的無縫切換,保護用戶體驗的完整性,是榮耀智慧屏對未來萬物互聯場景下家庭終端的思考和探索,我們不應該、也不能忽視電視廠商對現有技術的升級和完善,哪怕隻有一點點。
打破邊界 賦予生態以價值
與大多數廠商一樣,榮耀進軍電視領域不單單是為了賣電視,構建全場景智慧生活才是最終目的,有媒體朋友將其形容為“榮耀智慧屏的陽謀”,是最為貼切不過了。在“1+8+N”的全場景智慧化生態戰略下,榮耀智慧屏集智能家居顯示、控製於一身,在榮耀的生態中,用戶可通過智慧屏控製全屋的智能設備。

從現有的案例來看,完整的生態構建有兩種,一種是蘋果式的封閉生態,一種是穀歌式的開放生態,前者在手機、電腦領域中收獲頗豐,卻折戟在智能家居領域,後者雖然是多數選項,但企業各自為政,“信息孤島”嚴重。華為餘承東在介紹鴻蒙OS時就表示,“未來的操作係統應該打破設備之間的牆,實現生態共享,跨終端實現”。
搭載鴻蒙OS的榮耀智慧屏已經開始著手做了,其他試圖建立智能家居生態的電視企業還會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嗎?我們樂於看到的結果是,未來用戶可以隨心地選擇,而不再因為生態不同,放棄自己喜歡的智能家庭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