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的故事!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的故事

时间:2025-11-02 20:21:14 来源:車前草煲小肚網 作者:互聯網 阅读:289次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於北京,他自幼興趣遍及,愛好體育和音樂。

童年時期,袁隆平伴伴隨著家庭的屢次遷居,輾轉於武漢南京等大城市。因為一向生活在大城市,他對農業絕不了解,依然小時候偶然的一次交流,讓他對農業產生了興趣。

之後他回憶,大概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老師組織全班學生到武漢市的一個園藝場郊遊。漂亮的桃子、串串欲滴的葡萄深深的迷住了我,我想原來學農也有這麽好啊。正是這揮之不去的美景,讓他最終走上了學農之路。

中學畢業後,袁隆平考入西南農學院農學係。1953年,他被分配湖南安江農校教書。20世紀60年代初期,中國正處於嚴重的自然災難時期,糧食產量本來就不高,再加上天災不斷,吃飯成為事先中國最大的問題,這所有深深的刺痛了袁隆平的心。他下定決定從事人工雜交水稻的研究,希望靠先進的農業技能生產出更多的糧食,減緩人民的溫飽問題。

1960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像往常一樣來到校園外的早稻試驗田調查,不經意間,他發現了一種特殊的稻子,令人驚奇的是這株稻子竟然共有10多拾稻穗,每支稻穗又粗又長。袁隆平認真的數了一下,每穗竟然有160~170粒稻米,於是袁隆平就將這些稻子精心儲藏起來。

第二年,他在適合播種的時候將儲存的獨特種子播種到試驗田裏,結果袁隆平發現在稻子生長曆程中,分離變異現象十分嚴重,最終的產量很低。麵對這一結果善於思考的袁隆平想了好久過後,終於從孟德爾的遺傳理論中受到了啟發,他頓悟到那是一株天然雜交稻。

這次試驗的失敗和啟發,讓袁隆平更加剛強了進行雜交水稻研究的決定。南方水稻的揚花時節正是驕陽似火的夏日,在農校農場的稻田裏,袁隆平頭頂烈日,腳踏爛泥,手拿放大鏡像獵手搜尋獵物一樣,在無邊無際的稻田裏尋找水稻雄性不育植株,連續十幾天袁隆平都一無所獲。直到第14天,他終於發現了第1組雄蕊退化的水稻不育株。在之後幾個月的時間裏,袁隆平一共搜檢了1萬多株稻穗,找到了六株雄性不育株,並給它們雜交的第1代和第2代秧苗進行了研究。

到了1966年,因為社會動蕩不安,袁隆平的科研工作碰到了極大的阻礙,水稻試驗秧苗被一切砸爛。但袁隆平並沒有因此放棄自己的研究,他和助手不辭勞苦的在全國範圍內進行繁殖育種事業,南至廣東廣西西到雲南。

1975年,在黨和國家的高度正視下,由袁隆平任技能總顧問的試驗田第1次大獲成功。1976年全國大麵積推廣雜交水稻,培育了大量的優質稻種。袁隆平研究雜交水稻的巨大成功,引起了國際社會的矚目,有關雜交水稻的研究在國際上開始興起。

1979年4月,一個黑瘦的中國人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舉行的國際水稻科研聚會會議上,麵對這20多個國家的水稻育種專家,用英語侃侃而談雜交水稻的栽種經驗。這位相貌平平的中國人就是袁隆平,起初與會的那些國際種子專家對這位來自中國的農業學家有些嫌疑,並不予以正視。但聽了袁隆平的論文和及其答辯後,他們深深的折服了,當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字樣和袁隆平的頭像在主席台上幻燈熒幕上反複打出時,全場爆收回雷鳴般的掌聲,在場所有人一路起立向來自中國的專家致敬。

從此,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名字響徹全球。


(责任编辑:體育)

推荐内容
  • 怎麽樣在家也能賺錢?這樣做也能賺錢!
  • 劍網3長歌95級技能是什麽 長歌95級技能一覽
  • 時尚百搭女神服裝(時尚女服裝搭配)
  • 熱血對決 足遊《權傾三國》安卓測試提早至5月17日
  • Steam喜減一《奧威我:老大年夜哥正在看著您》限時免費收
  • 這就是FS! 《街頭籃球》大前鋒精簡篇